大家有沒有發現,相比羊奶粉品類的熱鬧,A2品類的火熱,特配粉的激增,曾經火熱的有機奶粉仿佛陷入了“沉寂”。
怎么看今天有機奶粉品類的發展?這個賽道又在悄然發生什么變化?
01
透視2025上半年有機奶粉賽道變化
變化1:玩家新增,產品深化
近年來,伊利、飛鶴、君樂寶等乳企都在進一步拓展有機奶粉品類。今年上半年,嬰童智庫發現,有機奶粉賽道呈現出兩大特點。
一方面,新玩家持續入場,賽道競爭進一步升溫。例如,菲仕蘭推出高端有機奶粉新品“皇家美素佳兒莼悅”,正式卡位有機奶粉賽道。
另一方面,老玩家不斷強化產品競爭力,鞏固其有機奶粉市場地位。其中,伊利金領冠聯合孕嬰世界推出塞納牧娟姍有機奶粉,以“細分融合”強化差異化優勢;貝拉米則升級經典藍罐有機奶粉及貝拉米有機藍盾系列,通過優化配方、提升品質持續夯實產品力。
整體來看,有機奶粉品類雖表現“沉寂”,但新老玩家依然在雙向發力。
變化2:重新定位,爭奪第一
出生人口下滑、產品同質化,母嬰行業正經歷“再定位”變革,已然到了“不定位”就“沒有位”的嚴峻境地。正如《22條商規》所言,任何在顧客心智中沒有位置的品牌,終將從現實中消失。
有機奶粉賽道上,品牌的定位也發生了變化,不少品牌都在爭奪“第一”寶座。比如:2024年,伊利金領冠塞納牧榮獲尚普咨詢頒布的“中國有機奶粉銷量第一”認證;同年,貝拉米獲得弗若斯特沙利文授予的“澳洲銷量第一有機奶粉”認證;HiPP德國喜寶獲得瑞歐國際“歐洲零售額第一嬰幼兒有機配方奶粉品牌”;海普諾凱悠藍獲得艾媒咨詢頒布的“進口有機乳鐵蛋白奶粉開創者”認證。今年2月,宜品歐能多獲艾媒咨詢授予的“進口有機奶粉乳清蛋白占比第一”認證。
可以看到,有機奶粉賽道雖然玩家稀缺,但大環境整體艱難的情況下,每個品牌都在用自己的智慧精準定位,做強品質,做出特色,創造“第一”的消費者心智。
變化3:品類調整,從有機到“非有機”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審評中心發布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注冊批件信息,嬰童智庫發現,今年來,一些已通過注冊的有機奶粉品牌,在申請變更時移除了有機認證標識,從有機奶粉變為“非有機奶粉”。這背后,是乳企重新定位賽道、重構產品競爭力的重大考量。
截至目前,已有426款新國標嬰配粉過注。其中,羊奶粉129個系列,占新國標總注冊數的近30%;有機奶粉37個系列,約占總過注系列的8.7%。從注冊數來看,有機奶粉仍然屬于較為稀缺的品類。
從市場動作來看,有機奶粉品類呈現出“不溫不火”的態勢:既有新玩家加入布局、老玩家持續精耕,也不乏品牌選擇退出。怎么看這些變化?
02
有機奶粉面臨嚴峻挑戰
嬰童智庫認為,有機奶粉市場“不溫不火” 的表象之下,實則暗藏著該賽道亟待突破的幾大核心挑戰。
首先,是渠道終端推薦困難。相較于羊奶粉、A2奶粉 “好消化、易吸收”的具象化價值點,有機奶粉主打的“天然安全”概念偏抽象化,需持續深化消費者心智教育。正如有渠道商表示:“有機奶粉這個品類,消費者接受度還太低很難真正運作起來。”
其次,消費者對品牌力要求較高。有機奶粉的用戶,往往是高線城市的消費者,他們多具有理性、高知的特點,對有機品牌的專業性、品牌力等都有較高要求。這就導致終端面臨更嚴峻的“大品牌不用推、小品牌推不動”的局面。
最后,有機奶粉市場第一的“寶座”經歷了多次交替。前有雅培,后有惠氏,再有飛鶴、君樂寶、伊利金領冠,有機奶粉頭部始終處于更迭中。這也導致有機奶粉賽道始終缺乏穩固的“領頭羊”力量。
有機奶粉如此多挑戰,怎么看這個品類未來的發展?
03
如何看有機奶粉品類發展
嬰童智庫認為,有機奶粉賽道盡管競爭門檻高,品牌承壓明顯,但其中仍蘊藏著發展機會。
首先,消費升級的底層需求持續存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收入家庭、新生代父母對乳制品的需求已從“滿足基本營養”轉向“追求高品質、更健康”,有機奶粉的天然、健康屬性恰好契合這一消費趨勢。在小紅書上,“有機奶粉”話題總瀏覽量達4.81億,近30天互動量達21.27萬,消費者關注度持續存在。“淘天+京東”數據也顯示,今年上半年,有機奶粉的銷售額,同比增加11.91%。
其次,有機奶粉的戰略價值不可替代。對企業而言,有機奶粉是品牌高端化的核心載體。企業通過布局有機賽道,有助于提升品牌調性,促進品牌升級。對渠道來說,有機奶粉能篩選出高消費力、高復購意愿的客群,有助于優化渠道用戶結構。
總之,有機奶粉雖然面臨渠道推廣困難、頭部品牌更迭等挑戰,但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消費者需求持續存在,其戰略價值不可替代。有機奶粉并非短暫的概念炒作,而是依托消費升級需求形成的長期賽道,依然具有重要的市場價值和發展潛力。
助大家更好地對比奶粉、選擇奶粉,也助力門店專業性持續提升!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