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級母嬰店規模第二、第三如何超車?
在《母嬰商情》2月刊我與大家談到了,如何保住你縣、市級母嬰店老大地位的一些觀點,本期我們來聊一聊縣、市級規模排名第二、第三的母嬰店如何超越,如何在后五年博弈中成為贏家,并提出以下觀點。
母嬰行業進入規模期后,上游資源、渠道資源、顧客資源、人才資源如同缺口的洪水沖向了大規�;虼筮B鎖門店,即使小規模門店也有所斬獲,但所獲幾乎是大連鎖的漏網之魚。這對縣、市規模第二、三、四名來講即合情理,又顯殘酷。與其說被動挨打,還不如瞅準機會,找出安全的空隙迅速超車。不過對于一般車手來講可謂難度不小,但機會總是存在。下面推薦四種超車方法供參考。
一、區域有組織的抱團,組建緊密型大型連鎖在整合規模上快速超車
抱團擴容壯體一旦成功,至少可獲得以下三大利好:
1、抱團后以規模優勢容易尋找和吸引上游資源。門店要獲利獲勝,沒有上游資源的支撐和支持無法如愿。優質的上游資源大規模配置可謂天仙配,無可厚非。但當小規模母嬰店成功抱團壯體,聚合體量后,她的規模優勢會立馬吸引上游資源的愛慕。
2、抱團后所有門店統一形象,門店整體影響力將會陡增。
3、報團后資源共享。在抱團群體里,各自多年積累的管理經驗和長處可互補互取,成員間可共同快速成長。
不過利用這種超車模式的門店切記,分散的小規模門店抱團成功的關鍵取決于兩大不可違背的硬件:一是要有一個統攬全局的組織;二是要制定并嚴格執行的組織管理標準和流程。這些年,母嬰行業區域抱團觸目皆是,但能持續健康發展和壯大的幾乎為零。
經過分析,發現一個根本的原因是抱團后的組織缺少一個視野開闊、心胸寬廣、無私奉獻、統攬全局的。抱團初期,推舉的組織都在團伙中產生。團伙成員同在開店,同在管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同在競爭,入伙后門店的實得利益屬于各自所有,這就表明在該組織中隱藏著一個可怕的利益糾葛黑洞。起初,可能大家為了抱團順利實現而回避了利益的沖突,但這種沖突遲早會暴露。
我們舉例來說,團伙成員推選的總經理站在利益大化的立場提議,建議保留六個某某奶粉品牌,其它砍掉,以便獲得更大的上游資源。總經理的施政沒錯,而成員間看到這六個品牌不是自己門店的暢銷品,而自己門店的暢銷品面臨被斃,其內心深處隱約會聯想“他自己好賣的品牌留下了,有點私心,不太正直”。當這種隱約的情緒今后在心理不斷發生和堆積后,時間給出的答案就是心離人散。道理很簡單,當資產不在同一戰車上的成員失去互信后,散伙是的結局。因此我建議,抱團后由股東會制定經營目標和監督實施,再聘與組織無利益糾葛的職業經理人來執掌,這是公司治理的佳選擇。
二、用個性化,專業化的服務項目超車
1、尋找新途徑,另辟新戰場,創建自己的性歸屬。規模在第二、第三的門店在看到開店規模無法在短期內超越老大時,又發現老大在服務項目上存在空位,可計劃用服務項目超車。放棄門店規模,樹立服務項目,再將服務規模與門店聯動,其競爭優勢十分明顯。
2、尋找自身擅長項目和資源,獨樹標桿,在專業化門店上做到當地或。比如做專業的“嬰童服裝世界、孕媽之家、兒童車床城、奶粉大全(城市牧場)、孕媽屋”等等。
三、用單體店規模擴張氣勢壓倒對手整體規模優勢
用單體店規模擴張氣勢壓倒對手整體規模優勢,這對于縣城小規模母嬰店突圍很有借鑒意義。在縣城,當老大連鎖門店布局強勢時,位處第二第三名的門店不要再跟風多點開店,好集中資源在有較好停車場位置的地方開大型母嬰綜合店(超市),除現有產品結構外,可將產品延伸至15歲,以保證與會員的蜜月期延長,牢牢鎖定忠實會員繼續陪伴門店而產生消費。
四、超前實施母嬰店互聯網+
規模處在當地第二、第三,甚至第四位置的門店,在行業轉型期一定要拋棄傳統思維,要用新知識和新的商業模式駕馭門店。如果門店在競爭中處在當地不利位置,我建議老板們可以思考舍得一身剮,直接利用現有門店基礎+互聯網工具的模式經營,提前啟動互聯網快車。這里所說的互聯網快車不要簡單的理解是開微商城或電商,他必須是實體門店、微營銷、微群互動、微商城、直銷、會員體驗、會員教育、貼身服務等整體聯動�;ヂ摼W快車一旦有效順利開啟,3至5年后,領頭羊的位置也許就能把持。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