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嬰兒用品管理處于真空 全球呼吁加強管理
我要咨詢
T T
2009年05月04日 14:01 來源:中嬰網
加拿大監測規范嚴
而在加拿大,則有著全球嚴的嬰兒用品監測規范。對于嬰兒用品的監管,加拿大聯邦衛生部會統一管理,并對產品生產、進口和終端銷售實行嚴密的監控和定期抽查。
由于加拿大大多數嬰兒用品從國外進口,因此加強進口環節檢驗成為重中之重。但百密難免一疏,即使再嚴密的監控,漏網之魚仍然難免,一旦發現問題,聯邦和省衛生部門均會在時間發布公開警示,詳細說明問題產品的廠家、品牌、批次、編號,并在短時間內召回。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有關部門對“召回”也有嚴格規范,必須列名召回理由、召回產品的批次與編號;對于有缺陷但仍可使用的產品,有關部門會列入“不建議使用”名單,并給予公布,去年加拿大聯邦曾一天之內公布15個品牌“不建議使用”的嬰兒汽車座椅。
對于一些嬰兒用品的設計缺陷,加拿大有關部門也給予密切關注和及時反應。如針對嬰兒床和嬰兒搖籃的安全問題,自2005年以來,加拿大聯邦已3次修改相關法規,作出越來越嚴格的規定;一些嬰兒玩具因含有可能脫落的磁鐵、鋼珠或螺絲,也被強制淘汰或召回。
由于高度重視,通常情況下被認為辦事效率不高的加拿大政府,在嬰兒產品安全方面常常走在世界前列。如嬰兒學步車,在許多國家均被發現可能給嬰兒造成危險,但只有加拿大一國于2004年立法,禁止生產、銷售,甚至禁止旅客攜帶入境;再如含有BPA成分的塑料奶瓶,早在2004年就被美國和英國科學家檢測認定,對嬰兒健康構成威脅,但迄今只有加拿大一國立法命令禁止。加拿大聯邦衛生部2008年4月將BPA列為“危險成分”,并特別指出“嬰兒不宜”,6個月后的10月18日,聯邦衛生部立法將BPA正式確認為“有毒物質”,并立法命令禁止將之用于嬰兒奶瓶,當天各超市和嬰兒用品商店里含BPA成分的嬰兒奶瓶就開始下架,同時數量充足的玻璃奶瓶迅速投放市場,避免了“斷檔”可能給嬰兒父母造成的不便。
加拿大有關部門沒有法定的嬰兒用品分類,但習慣上會分為“法定必須使用”(如嬰兒汽車座椅)、“通常必須使用”(如尿布、嬰兒床、兒童沐浴用品等)和“可選擇使用”(如嬰兒食品等)。而且,他們不鼓勵給嬰兒服用過多添加劑,也不提倡給低齡嬰兒玩超過年齡標準的玩具。
國內嬰兒用品管理處于真空
如果說,爽身粉含致物事件還可以說是因為對滑石粉的危害性不夠重視造成,但縱觀近一段時間出現的各種幼兒用品問題,其造成原因就不得不讓人深究了。
據有關研究機構測算,在2006年時,中國兒童消費已經占到家庭總支出的約30%,產品的安全性也已被列入人們購買時要關注的問題。國家質檢總局曾用3年時間對兒童服裝、化妝品、童車、玩具、衛生巾、米粉、奶粉、紙尿褲等8類產品進行過監督抽查,結果顯示,被抽查的1759家企業、1986種產品,總體合格率只為77.3%。
世界衛生組織前副總干事、瑞金醫院終身教授胡慶澧告訴《生命時報》記者,世界衛生組織一直很關注兒童用品的問題,其實不光是爽身粉,包括整個兒童用藥,都存在一個問題,所有藥品在上市之前做臨床試驗,但只做大人的,不做兒童的。
當然,現在這個問題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視,以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為例,兒科協會就希望政府出臺政策,把兒童用藥以及化妝品規范進去。不久前,美國“安全化妝品運動”組織呼吁,應對幼兒洗發水、乳液和化妝用品等設定更嚴格的安全規定。該團體指出,有關部門并沒有對化學物質在幼兒身上產生的影響展開相關檢測,這使得處于生長階段的幼兒更容易受到傷害。
中華全國工商聯美容化妝品業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工商大學閻世翔教授則表示,目前在化妝品的檢測中,幼兒洗護用品標準是空白的,并沒有一個權威的標準用于衡量幼兒洗護用品的安全性,因此在判定幼兒化妝品限用物質含量是否安全時,主要參照的還是《化妝品衛生規范》。然而這個規范中對幼兒化妝品的衛生要求與成人化妝品相比并無太大的差別,這就給幼兒安全性認定造成了困難。
不過,對于此次事件,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主任郝鳳桐認為,很多化妝品中含有滑石粉,但并不等同于里面一定含有石棉。所以,國內銷售的該品牌產品是否含有石棉、含多大量的石棉,還需要等到國家質檢總局調查結果出來后才能知道,家長們不必過于擔心。
兒童護理產品到底怎么用
產品不安全,還該不該用?這應該是現在家長們關心的問題。
都兒科研究所皮膚科主任劉曉雁認為,兒童護理產品該用還得用,不可因噎廢食。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指出,市場上確實有不少產品是孩子不需要的。所以,專家表示,選用幼兒產品是需要個性化的。因為每個寶寶的狀況都不一樣,應根據寶寶的需要而定,譬如皮膚偏干時才要用潤膚露;屁股易出紅疹的要使用護臀霜等。
德國洪堡大學醫學院兒科專家拉爾夫博士表示,近年來,幼兒洗發香波、沐浴液和爽身粉等護理用品越來越多,但歐美的很多調查顯示,這些護理用品大多含有微量的致化學物質,長期使用會破壞幼兒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等。而且這些物質有些是在制造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廠家不會列出成分表,所以拉爾夫博士認為,一般情況下,給幼兒洗澡并不需要使用洗浴、護理等產品,用清水和少量洗發水足夠。即使用的量少,也要用天然的產品。
劉曉雁說,購買護膚品要堅持“成分簡單、作用單一、質量有保證”原則,好不加特殊香料,不加過多顏色,只具備基本的潤膚成分即可。建議父母在挑選時先聞聞氣味,有淡淡香味,孩子不反感就可以。中華醫學會北京皮膚病性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兒童皮膚病學組副組長趙佩云則提醒,選用時一定要注意看說明書,應選擇無毒、無害、無副作用的產品,并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一旦出現問題,不嚴重時可以咨詢保健方面的專家,問題較嚴重的則應及時就診。
至于爽身粉,趙佩云認為,對3歲以下的幼兒來講,爽身粉起隔離、吸汗、減少摩擦等作用,只要不是錯誤地在口、鼻、外陰道部位使用,并堅持適量原則,一般來說,不會對孩子產生影響。
而在加拿大,則有著全球嚴的嬰兒用品監測規范。對于嬰兒用品的監管,加拿大聯邦衛生部會統一管理,并對產品生產、進口和終端銷售實行嚴密的監控和定期抽查。
由于加拿大大多數嬰兒用品從國外進口,因此加強進口環節檢驗成為重中之重。但百密難免一疏,即使再嚴密的監控,漏網之魚仍然難免,一旦發現問題,聯邦和省衛生部門均會在時間發布公開警示,詳細說明問題產品的廠家、品牌、批次、編號,并在短時間內召回。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有關部門對“召回”也有嚴格規范,必須列名召回理由、召回產品的批次與編號;對于有缺陷但仍可使用的產品,有關部門會列入“不建議使用”名單,并給予公布,去年加拿大聯邦曾一天之內公布15個品牌“不建議使用”的嬰兒汽車座椅。
對于一些嬰兒用品的設計缺陷,加拿大有關部門也給予密切關注和及時反應。如針對嬰兒床和嬰兒搖籃的安全問題,自2005年以來,加拿大聯邦已3次修改相關法規,作出越來越嚴格的規定;一些嬰兒玩具因含有可能脫落的磁鐵、鋼珠或螺絲,也被強制淘汰或召回。
由于高度重視,通常情況下被認為辦事效率不高的加拿大政府,在嬰兒產品安全方面常常走在世界前列。如嬰兒學步車,在許多國家均被發現可能給嬰兒造成危險,但只有加拿大一國于2004年立法,禁止生產、銷售,甚至禁止旅客攜帶入境;再如含有BPA成分的塑料奶瓶,早在2004年就被美國和英國科學家檢測認定,對嬰兒健康構成威脅,但迄今只有加拿大一國立法命令禁止。加拿大聯邦衛生部2008年4月將BPA列為“危險成分”,并特別指出“嬰兒不宜”,6個月后的10月18日,聯邦衛生部立法將BPA正式確認為“有毒物質”,并立法命令禁止將之用于嬰兒奶瓶,當天各超市和嬰兒用品商店里含BPA成分的嬰兒奶瓶就開始下架,同時數量充足的玻璃奶瓶迅速投放市場,避免了“斷檔”可能給嬰兒父母造成的不便。
加拿大有關部門沒有法定的嬰兒用品分類,但習慣上會分為“法定必須使用”(如嬰兒汽車座椅)、“通常必須使用”(如尿布、嬰兒床、兒童沐浴用品等)和“可選擇使用”(如嬰兒食品等)。而且,他們不鼓勵給嬰兒服用過多添加劑,也不提倡給低齡嬰兒玩超過年齡標準的玩具。
國內嬰兒用品管理處于真空
如果說,爽身粉含致物事件還可以說是因為對滑石粉的危害性不夠重視造成,但縱觀近一段時間出現的各種幼兒用品問題,其造成原因就不得不讓人深究了。
據有關研究機構測算,在2006年時,中國兒童消費已經占到家庭總支出的約30%,產品的安全性也已被列入人們購買時要關注的問題。國家質檢總局曾用3年時間對兒童服裝、化妝品、童車、玩具、衛生巾、米粉、奶粉、紙尿褲等8類產品進行過監督抽查,結果顯示,被抽查的1759家企業、1986種產品,總體合格率只為77.3%。
世界衛生組織前副總干事、瑞金醫院終身教授胡慶澧告訴《生命時報》記者,世界衛生組織一直很關注兒童用品的問題,其實不光是爽身粉,包括整個兒童用藥,都存在一個問題,所有藥品在上市之前做臨床試驗,但只做大人的,不做兒童的。
當然,現在這個問題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視,以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為例,兒科協會就希望政府出臺政策,把兒童用藥以及化妝品規范進去。不久前,美國“安全化妝品運動”組織呼吁,應對幼兒洗發水、乳液和化妝用品等設定更嚴格的安全規定。該團體指出,有關部門并沒有對化學物質在幼兒身上產生的影響展開相關檢測,這使得處于生長階段的幼兒更容易受到傷害。
中華全國工商聯美容化妝品業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工商大學閻世翔教授則表示,目前在化妝品的檢測中,幼兒洗護用品標準是空白的,并沒有一個權威的標準用于衡量幼兒洗護用品的安全性,因此在判定幼兒化妝品限用物質含量是否安全時,主要參照的還是《化妝品衛生規范》。然而這個規范中對幼兒化妝品的衛生要求與成人化妝品相比并無太大的差別,這就給幼兒安全性認定造成了困難。
不過,對于此次事件,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主任郝鳳桐認為,很多化妝品中含有滑石粉,但并不等同于里面一定含有石棉。所以,國內銷售的該品牌產品是否含有石棉、含多大量的石棉,還需要等到國家質檢總局調查結果出來后才能知道,家長們不必過于擔心。
兒童護理產品到底怎么用
產品不安全,還該不該用?這應該是現在家長們關心的問題。
都兒科研究所皮膚科主任劉曉雁認為,兒童護理產品該用還得用,不可因噎廢食。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指出,市場上確實有不少產品是孩子不需要的。所以,專家表示,選用幼兒產品是需要個性化的。因為每個寶寶的狀況都不一樣,應根據寶寶的需要而定,譬如皮膚偏干時才要用潤膚露;屁股易出紅疹的要使用護臀霜等。
德國洪堡大學醫學院兒科專家拉爾夫博士表示,近年來,幼兒洗發香波、沐浴液和爽身粉等護理用品越來越多,但歐美的很多調查顯示,這些護理用品大多含有微量的致化學物質,長期使用會破壞幼兒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等。而且這些物質有些是在制造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廠家不會列出成分表,所以拉爾夫博士認為,一般情況下,給幼兒洗澡并不需要使用洗浴、護理等產品,用清水和少量洗發水足夠。即使用的量少,也要用天然的產品。
劉曉雁說,購買護膚品要堅持“成分簡單、作用單一、質量有保證”原則,好不加特殊香料,不加過多顏色,只具備基本的潤膚成分即可。建議父母在挑選時先聞聞氣味,有淡淡香味,孩子不反感就可以。中華醫學會北京皮膚病性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兒童皮膚病學組副組長趙佩云則提醒,選用時一定要注意看說明書,應選擇無毒、無害、無副作用的產品,并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一旦出現問題,不嚴重時可以咨詢保健方面的專家,問題較嚴重的則應及時就診。
至于爽身粉,趙佩云認為,對3歲以下的幼兒來講,爽身粉起隔離、吸汗、減少摩擦等作用,只要不是錯誤地在口、鼻、外陰道部位使用,并堅持適量原則,一般來說,不會對孩子產生影響。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