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月子” 害死人!? 廣禾堂專家告訴你怎樣坐月子才正確
自從魔都進入“燒烤模式”后,每天氣溫都在不斷刷新著歷史記錄。日前有微博認證網友發消息稱,“魔都有位產婦中暑死亡”,將矛頭直指坐月子中的錯誤觀念。記者多方求證:上海郊區奉賢一產婦在孩子出生后十天左右,因重癥中暑死亡。而事實上,百度搜索關鍵詞“產婦捂月子”,搜羅新聞報道后不難發現,幾乎全國每年都有產婦中暑致病致死的悲劇事件發生!
婆婆媽媽代代相傳下來的一部分坐月子習俗中,有些“老規矩”缺乏科學依據,對產婦的身體和恢復不利,嚴重時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捂”出的悲劇屢屢發生,令人痛心和惋惜,廣禾堂中醫師就此提醒,產婦坐月子有些“老觀念”存在誤區,不僅讓產婦小孩都受罪,還可能釀成無法彌補的后果,應該盡快破除!
坐月子誤區一:“捂月子”
老一輩人認為生完孩子得“捂月子”,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屋子關得嚴嚴實實,門窗緊閉,更有甚者把縫隙都糊起來。試想下,盛夏高溫中,頭戴絨線帽,身穿棉睡衣,熱得滿頭大汗,渾身散發酸臭味,這樣的媽媽,恐怕寶寶也不愿意你把他抱在懷中喂奶吧!
廣禾堂中醫師特別指出,“捂月子”的過程中屋子封閉空氣不流通,空氣污濁且氧氣稀薄,室內溫度過高會過分蒸發新媽媽和寶寶體內的水分,細菌滋生,新媽媽和寶寶都處于虛弱狀態的時候,這種做法很容易被病菌感染。門窗緊閉,整天見不到陽光,就會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出現佝僂病、軟骨病。
新生兒生長發育需要良好衛生的環境,否則容易感冒,患肺炎等疾病。如果產婦體內余熱不能及時散發,就會引起中樞性體溫調節功能障礙的急性熱病,即中暑,表現為高熱、脫水、電解質紊亂、循環衰竭和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等。
產婦坐月子期間,必須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天氣太熱,可以開空調、電扇,溫度要保持25℃-26℃為宜,空調風不要直接對著產婦吹。產婦可以穿薄厚適中、寬松且舒適的長衣長褲和襪子。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換衣,防止產后感染。新媽媽的衣服要寬松,不要太緊。房間需要有陽光照射。分娩后過段時間就應到室外活動。
坐月子誤區二:不能洗頭、洗澡,刷牙
老一輩認為洗澡會導致寒氣進入產婦身體,以往生活條件較差,不能為產婦提供良好的浴室及取暖設施。現在的生活條件與以往不可同日而語,能夠為產婦提供非常良好的洗浴環境和設施,使她們不再容易受涼感冒。因此,千百年流傳下來的這種習俗應該被破除,因為它并不利于產婦康復。產后會大量排汗,污染皮膚;下身產生的惡露及溢出的乳汁,也都會使皮膚變得很臟;多種液體混合在一起會散出很難聞的氣味,使產婦渾身不舒服,精神狀態不好;皮膚黏膜上積累的大量病菌會乘虛而入,引起毛囊炎、子宮內膜炎、乳腺炎等,甚至發生敗血癥。
研究表明,產后及時清潔身體具有活血、行氣的,可幫助產婦解除分娩疲勞,保持舒暢的心情;還可促進會陰傷口的血液循環,加快愈合;使皮膚清潔干凈,避免皮膚和會陰傷口發生感染;加深產婦睡眠、增加食欲,使氣色好轉。因此,月子里及時洗澡對產婦健康十分有益。如果會陰部沒有傷口,只要疲勞一恢復就可開始洗沐浴。
廣禾堂中醫師表示,產后洗澡講究“冬防寒、夏防暑、春秋防風”。洗澡水溫宜保持在35℃--37℃左右,夏天也不可用較涼的水沖澡,以免惡露排出不暢,引起腹痛及日后月經不調、身痛等。好淋浴(可在家人幫助下),不適宜盆浴,以免臟水進入陰道引起感染。如果產婦身體較虛弱,不能站立洗淋浴,可采取擦浴。每次洗澡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5--10分鐘即可。洗后盡快將身體上的水擦去,及時穿上御寒的衣服后再走出浴室,避免身體著涼或被風吹著。
除去出汗,在產褥期產婦會有惡露經陰道排出,所以產婦產后要注意個人全面衛生,勤換內衣褲,洗頭、洗澡、刷牙都是需要的。產婦“坐月子”期間,進食次數較多,吃的東西種類也較多,細菌容易在口腔內繁殖,發生口腔疾病。所以刷牙不能免,建議產婦每天用軟毛牙刷輕柔刷牙,每次吃過東西后,用溫開水漱口。
坐月子誤區三:產后立即大補
新媽媽剛誕下小生命,接下來要的事情就是恢復體力,早點下奶喂養新生兒。為了這個目的,長輩們都有馳名的“下奶招牌菜”,比如豬腳姜、麻油雞、鯽魚湯等等……有些產婦吃完就吐,吐了又被強迫著吃,家人的說教是:“不吃好點怎么有奶”“坐月子就是要補”等等。
對此,廣禾堂中醫師強調,中醫觀念講究“虛不受補”,新媽媽身體虛弱,并不適合“大補特補”,補過頭不消化反而阻礙營養吸收。新產婦的飲食怎么才算合理營養,適合產婦相對虛弱的身體呢?產婦們可以把握一個飲食原則:食物新鮮、種類豐富,不能過油膩,別太咸,循序漸進,從清淡、容易消化的新鮮食物開始。
分娩后如果還沒有排氣,建議吃水狀食物,等產婦排氣后,就可以實現從“流質食物--半流質食物--固態食物”的過渡,至于過渡時間的長短得看產婦的自我感覺。建議采用“少吃多餐”的方式,讓產婦自覺吃得舒服又容易消化,不會撐著也不能有饑餓感。待產婦完全恢復,能自由地下地走路后,就可以采取正常的飲食了。把握好上述原則,食物則可以自由選擇,注意多吃蔬果少吃肉類,烹飪方式別太油膩,保持食物種類的多樣化。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