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乳業,每一家企業的成長,發展,做大做強,都離不開企業家前瞻性的戰略,企業短期發展取決于內外部環境,長遠發展一定是由企業家的戰略決策決定的。
而在研究企業戰略的時候,作為媒體,我們也不能停留在眼前,而要結合企業整體發展現狀和趨勢,去設身處地地觀察。
最近,食悟發現了伊利的一項戰略舉措,未來有可能會改變中國奶源行業格局。
什么事呢?伊利開始自己養奶山羊了!
這座奶山羊牧場的全名叫:優然牧業清水河奶山羊牧場。
公開資料顯示,該羊場2022年9月開工建設,是目前全國單體最大的高標準奶山羊牧場,規劃存欄5萬只,項目總投資5.4億元,建設面積約1155畝,項目建成投產后日產鮮奶約63噸。
“全國單體最大”,這個措辭應該是經過深入調研后得出的結論。
眾所周知,世界羊奶看中國,中國羊奶看陜西。一直以來,陜西因為養殖奶山羊的氛圍比較濃厚,那里一直是中國羊奶行業的發展源頭。這些年,憑借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氏、百躍、雅泰、紅星美羚、美力源等奶粉企業做大做強,為中國羊奶行業振興做出了巨大貢獻。
因為小分子更易吸收,羊奶的優勢這幾年得到進一步普及,越來越多消費者逐漸接受這個曾經相對比較窄眾的品類。
眾人拾柴火焰高,羊奶行業近年來也受到中國乳業巨頭的青睞和進入。
2018年,蒙牛旗下雅士利推出羊奶粉品牌“朵拉小羊”;2019年12月17日,伊利推出旗下第一款羊奶粉產品“金領冠悠滋小羊”。2022年3月,伊利完成對澳優的收購,伊利從此也控股擁有了澳優旗下羊奶粉品牌佳貝艾特。
中國乳業兩巨頭在羊奶領域的布局不止羊奶粉。2022年3月,蒙牛推出高端滋補品牌希珀金綿羊風味發酵乳,成為全網首家進軍低溫綿羊酸奶賽道的乳企。
從奶粉到液奶,伊利蒙牛未來在特色乳制品的布局,肯定不會停下腳步。
但每一步布局,都需要有奶源做支撐,正所謂得奶源者得天下。
優然牧業在新聞稿中表示,“(清水河奶山羊牧場)產奶后,將進一步豐富特色原料奶品類矩陣,滿足市場對于特色乳制品的需求。”
也許有很多人會問了,國外有那么多奶山羊原奶資源,伊利為何要自己養奶山羊,進口不好嗎?
講真,在奶牛奶山羊的養殖效率上,短時間內我們還沒法跟澳洲、新西蘭和歐洲去比拼,這也是一直以來中國奶粉行業依賴海外奶源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俄烏戰爭讓中國乳業看到了供應鏈本土化的必要性,尤其是奶源,盡管養殖成本會更高,但供應穩定安全更重要。
2020年國內疫情管控比較嚴的時候,澳優佳貝艾特的產品進口走的是歐洲班列,亞歐鐵路進來的。還是比較辛苦。
所以,隨著中國奶業全面振興,消費者對于國內奶源的認可度會更高,因此,未來伊利和澳優如果推出國產奶源的羊奶粉,應該也會深受消費者喜愛的。
如此一來,不僅確保了供應鏈的穩定安全,還能夠為伊利拓展更多羊奶品類提供奶源保障。這應該就是伊利澳優深思熟慮后的戰略決策。
目前第一批來自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的純種薩能奶山羊已經空運到港,預計5月完成防疫隔離后進駐優然牧業清水河奶山羊牧場。
優然牧業2022年財報顯示,去年全年營收180.51億元,同比增長17.6%。截至2022年底,優然牧業在全國16個省份運營78座現代化牧場,奶牛存欄接近50萬頭。
截至2022年底,優然牧業已經在內蒙古、黑龍江、甘肅、山西、新疆等黃金奶源帶省份以及山東、河南、安徽等人口多、經濟消費潛力大、土地資源稀缺長期缺原料奶的中南部省份,正在建設多座新牧場。
看出來了嗎,作為伊利的原奶供應商,優然牧業圍繞伊利的戰略在亦步亦趨,正所謂兵馬未到,糧草先行。
所以問題來了,有朝一日,伊利正在大力打造的呼和浩特清水河奶山羊牧場,會形成氣候,成為可以與陜西羊奶奶源媲美的中國另一個奶源高地嗎?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乳都”呼和浩特正在拓寬奶業內涵,邁開大步挺進羊奶產業。從2018年至2023年,內蒙古盛健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已建成飼養規模5000只的標準化奶山羊養殖牧場16個,基礎羊群6萬余只。該公司曾計劃到2023年,奶山羊養殖總量達到20萬只,2025年達到50萬只,未來將輻射以呼和浩特為中心200公里半徑的羊奶產業,以此拉動呼和浩特、烏蘭察布、鄂爾多斯等地區奶山羊養殖集中、集約、集聚快速發展。
盡管陜西奶山羊養殖歷史永久,發展時間也很長,但是呼和浩特卻有伊利、蒙牛、盛健這樣的乳業巨頭和行業巨頭,雖然呼和浩特在奶山羊養殖方面屬于后來者,但是隨著資本的加持,產能的爆發,以及需求的潛力,未來,因為奶牛和奶山羊資源的規模效應,呼和浩特的“中國乳都”稱號有望叫得更響,名副其實。
在線咨詢